(资料图片)
【本报讯】1月30日下午,榆中县法院便高效调解了7起劳务合同纠纷,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迎来了诉前调解工作的“开门红”。
案情回顾
王某等7人在2016年9月份至11月份期间,都曾经在盛某承包的工地干活。工程结束后,盛某仅支付部分报酬,剩余欠款31000元因资金紧张无法支付,遂向王某等7人出具了欠条并承诺尽快还款。后经多次催要,盛某一直以暂时没钱为由予以推诿,至今未付。无奈之下,王某等7人1月30日下午来到榆中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咨询准备提起诉讼。
诉前调解
涉及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立案人员收到诉状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主动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矛盾纠纷化解模式。调解员在接受案件后,一方面释法明理,对盛某开展思想疏通工作,让盛某意识到拖欠工资所带来的法律后果,一方面充分安抚七原告,说明被告盛某存在的资金困难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经过两个小时的调解,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达成了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申请法院随即进行了司法确认,7起劳务合同纠纷圆满化解。
法律知识小课堂
诉前调解指当事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前,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法院暂缓立案,将纠纷交由负责诉前调解工作的机构或人员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展调解工作的制度。
司法确认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特别程序,它是依据双方当事人申请,对当事人在诉讼程序外达成的民事调解协议进行自愿性、合法性的审查并赋予其强制执行力的非讼程序。司法确认程序有两大特点:一是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与民事调解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弥补诉讼外达成的调解协议效力不足的问题。二是司法确认程序无需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为当事人节约一定成本。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 烁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