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叫作澜沧江,澜沧江流出国境后,自北向南依次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五个东南亚国家,最后在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汇入南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中国、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均在澜沧江-湄公河上修建了大坝。其中,中国在澜沧江干流规划修建23座水电站,其中,建成梯级电站12座,规模最大的是糯扎渡和小湾水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585万千瓦和420万千瓦。
在流经东南亚的湄公河上,那可就是“群雄逐水”了。其中,老挝境内湄公河流域已建、在建和规划水电站总数达到100座,其中干流电站9座,支流电站91座;柬埔寨规划建设2座干流水电站,11座支流大坝;泰国有7座已建水电站,均位于湄公河支流上,未来几年内没有规划水电工程;越南有7座已建水电站、5座在建水电站和3座规划水电站,均位于湄公河支流上。
值得一提的是湄公河上已经建成的两座大型水电站,沙耶武里大坝和栋沙宏大坝位于老挝境内,但出资和建设方均是泰国公司,所生产的电力95%输送到泰国。
老挝政府规划建设的第三座湄公河大坝琅勃拉邦水电站是由老挝政府、越南石油天然气公司、越南国家石油电力公司和泰国著名建筑公司Ch Karnchang PCL共同开发的,大部分电力将输送到越南和泰国。
湄公河流域年总用水量为513.5亿立方米,主要是农业灌溉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94.7%。在湄公河流经的国家中,越南的总用水量占湄公河流域总用水量的51.8%,其中,农业灌溉占越南总用水量的53.33%。
湄公河下游灌溉着富饶的三角洲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88.9%的面积位于越南南部,是越南最富庶的粮仓,农业产值占到越南全国GDP的25%以上,稻米出口量占全国稻米出口量的80%以上。
近年来,湄公河三角洲面临着地表下沉、海水倒灌、土地盐化、大片水稻田将消失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着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于是,越南人开始在国际上炒作中国和老挝在湄公河上游修筑水电站,导致越南的大片良田将消失殆尽,黄金三角洲不复存在。并且宣称如果中国和老挝继续在上游修筑大坝,越南将失去全世界第二大水稻出口国的地位。
这里先来说说中国在澜沧江修筑水电站的问题,据水文资料显示,湄公河上游澜沧江的水量只占整条湄公河的13.5%,也就是说,湄公河大部分的河水并非来自于中国,就像印度的普拉马普特拉河一样。此外,2003年至2012年,中国在澜沧江的梯级电站相继建成后,湄公河的水径流量没有明显变化,而且在逐年增加。
其实,东南亚许多地质和水文专家指出,越南在湄公河三角洲生态问题上应该要反思的是自身问题,而不是配合美日等国把内部问题转嫁到外部,尤其是转嫁给中国,更加没有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好吧,我们先从湄公河三角洲的开发历史说起。1867年,法国人占领越南西贡后,发现周边的湄公河冲击三角洲土地非常肥沃,立即开始大规模围海造田,把流入三角洲的湄公河通过人工方式改变流向,灌溉这边肥沃的土地。
1868年-1930年间,法国人在湄公河三角洲开垦了200万公顷水稻田,养活了近400万越南南部人口。但是,他们肯定没有看到围海造田的长期危害所在。
随后的南越政府在美国人的支持下,继续围海造田,一度使得湄公河三角洲水稻田多达400万公顷,为巩固南越政权的长期存在提供了粮食保证,也是后来美国发动越南战争重要的后勤基地之一。
经过150多年的“野蛮”耕种,以及违背自然规律改变湄公河水道,大自然的惩罚也在慢慢逼近。湄公河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海拔只有零到四米,随着全球变暖和海平面的上升,湄公河三角洲的水稻田常年遭受到海水倒灌的威胁,截至2022年底,由于海水倒灌损失的土地接近总面积的19%。
还有令越南政府烦心的事情,由于当时的法国人任意改变湄公河河道,经过百年的上游泥沙沉积之后,湄公河三角洲每到雨季就有大片土地被淹没,加上海水倒灌,到了旱季土地盐化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最近几年以来,越南政府一直对内对外强调,湄公河三角洲面临的问题是由于上游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希望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当然马上得到了美国政府、智库以及民间组织的关注和支持。
这里我要说的是,湄公河三角洲造成目前这种局面最大的始作俑者是法国,第二就是美国,法国和美国占领越南期间为了巩固政权大肆违背自然规律,先后盲目开发湄公河三角洲的土地资源,这不是法国殖民越南和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过错吗?
X 关闭